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学习并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者:杜英杰发布时间:2025-10-26浏览次数:20

202510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通过多种渠道热切关注大会盛况,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并结合学习工作实际畅谈感想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董旖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马院教师,我深刻认识到,要立足学科优势,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论阐释,讲清“十五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将全会部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把“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等内容融入思政课堂。同时,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师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在研究宣传阐释中挺膺担当,为推进教育强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马院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严运楼: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深刻阐释了新征程上党的使命任务,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与战略清醒。马克思主义学院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着力讲清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伟力,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引导青年学子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马院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纪委委员、副院长 于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了“十五五”期间的核心任务与发展目标,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关键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对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斗力量,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取得新胜利。全会提出了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坚定使命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教学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的思政引领力、精神凝聚力和价值感召力,为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意识、培养坚定政治信仰、担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副院长 刘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马院教师,我深刻认识到,这既是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也是实践行动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夯实信仰之基,自觉做这一先进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和实践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师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 徐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列为应对百年变局的核心抓手。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和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战贸易战,中国需要增强科技创新,以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方向,打造离岸贸易、跨境电商、绿色融资等新业态,使外资不仅“进得来”,还能“长得大”;以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平台,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让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成为全球共享的“公共产品”。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基层担当。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会把中央的理论创新及时传达给学生,积极学习中央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副主任 林炫羽: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二十届四中全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会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这为我们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最鲜活、最有力的素材。我将把全会精神及时、准确、深入地融入课堂教学,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励他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朱晓宇:通过本次活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感到无比激动,全会为“十五五”时期擘画发展蓝图,明确其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定位,强调了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马院青年,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和领悟四中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立足长远,书写青春华章。

师兆莹: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倍感振奋与坚定。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明确其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承启阶段,彰显了党中央的战略远见。“十四五”时期经济总量跃升、创新指数前移等成就,让我深刻体会到制度优势带来的发展动能。“六个坚持”原则锚定发展航向,而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等部署,更明晰了奋进路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持续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把信心转化为实干动力,立足自身岗位履职尽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梁孜婧: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其意义极为深远。我感悟到,这次全会是一次对制度优势的全面梳理和自信宣示。会议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用“十三个坚持”清晰阐明了“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新中国之所以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学习全会精神,就是一次对制度自信的再强化,让我们更加坚信,这套制度是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是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的。

王怡婕: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信心满怀,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七大目标,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蓝图。“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的成就,让我深刻体会到制度优势的强大力量。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更让我找准了奋斗方向。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行动动力,立足自身岗位深耕细作,在学习和实践中锤炼本领,以实干担当融入强国建设浪潮,为“十五五”规划落地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谷栎: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我认识到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制度更完善、国家治理更有效,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夯实根基。作为一名研一学生党员,我深感这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它激励我,首先要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其次,要立足学生本职,把科研学习当作主战场,静心钻研,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将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服务同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靳梦瑶: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倍感振奋与使命在肩。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中国式现代化绘就了清晰蓝图,其中“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部署令我深受触动。作为研一学生党员,我深知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彰显了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而“十五五”的新征程更需青年接力奋斗。今后,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耕专业领域,锤炼科研能力,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将所学转化为创新动力,以青春实干为破解“卡脖子”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