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第六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研讨会

发布者:杜英杰发布时间:2025-11-11浏览次数:10

2025118日,第六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研讨会在沪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数智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范式重构与实践创新”为主题,由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共同体等单位联合指导,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学院党委书记董旖旎副教授,院长严运楼教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马可教授受邀参会,并在主论坛及平行分论坛中深度参与研讨,充分展现出学院在思政教育领域的育人思考与学术实力。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主论坛会场,共探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路径。当日下午,研讨会同步开展四个平行分论坛。

马可教授在第二分论坛以《“AI伴学”下“行走的思政课”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逻辑理路》为题作交流发言,从何以要为、何以可为、何以作为、何以保障、何以追求五个方面,阐释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董旖旎副教授在第四分论坛以《高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实践路径研究》为题作主旨发言。她指出,要通过系统化设计打破思政教育“孤岛效应”,构建“主体协同—组织保障—内容供给—结果考核”的闭环机制。

严运楼院长作为点评专家,对分论坛四的研讨情况作了精彩点评。他高度肯定了与会代表发言的理论高度、实践深度与创新锐度,认为分论坛选题呈现出全域覆盖、传统与现代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三维共振特征,各位专家的观点彰显鲜明个性,提出的策略兼具系统性、实践性与适配性。同时,严运楼院长结合研讨内容提出三点思考: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协同机制设计,强化各主体间的联动效能;二是要推动数字赋能在思政教育中的落地见效,避免技术应用流于形式;三是要细化思政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明确指引。

在稍早进行的成果发布环节,马可教授成功入选为首批全国大思政课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并受聘担任全国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共同体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研讨会成果汇编的授书仪式上,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谢春风主任向包括我院在内的四家单位赠书。这些成绩充分彰显了我院在全国思政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认可度。

学院教师在论坛上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了“上工程马院智慧”。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持续拓展高水平交流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