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上午9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师党支部,在行政楼1112举办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迎七一、庆华诞之“四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校组织部朱洪春部长,学院党总书记、马原支部成员许传宏老师以及学院院长刘志欣老师出席本次活动,支部全体成员列席会议。
会上,许传宏书记作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报告。在题为《学习党史,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报告中,许书记从百年党史概要、红色文化概念、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三个方面展开,深情回顾了建党以来我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和执着,并重点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特别是总书记在参观上海一大会址时提出的红色文化理论。报告中,许书记特别强调了延安精神光芒,强调了红色精神的社会功能,向大家提出了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传承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要求。
会上,马原支部六位老师分别作了自学的心得交流。
闫虹珏老师就红色文化的精神作了三点解读: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是红色文化之源;第二,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是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第三,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也是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越是艰险越向前,从建党之初我们遇到无数的困难,但都不退缩不害怕,迎着困难上。她讲道,在四史教育活动中,作为普通党员,就是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在工作中践行红色文化。
丁卓菁老师作了“信仰的爱的四个面向”理解,从“四史教育”对信仰的爱的产生、信仰的爱从抽象到具体、信仰的爱的理论升华、信仰的爱的大众传播力等四个方面展开。
杨娟老师就弘扬红色文化,谈了 “四史教育”的精髓:红色文化可以将革命精神、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等红色基因移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他们的行为模式。红色文化的遗址、遗迹是一种优质独特的教育教学资源,将红色文化有针对性、选择性的引入思政教育课堂,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感染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素材,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激发学生们认知兴趣,提高理论的感染力。弘扬红色文化,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桑朝阳老师讲道,关于红色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今天结合四史学习谈一下自己对党的宗旨的理解。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正是这样的宗旨和使命使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群众之间保持着血肉联系,取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们党从弱变强,由小到大,用28年的时间就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以后,我们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邓秋菊老师讲道,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四史的初衷与意义,不仅在于坚定自身的社会主义信念与信仰,更加重要的在于将理想与信念传递给青年学子。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的仁政理念、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大一统的天下观有机融合,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团结农民工人等各个阶层,真正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获得人民真心实意的支持与并肩战斗。
刘翔老师讲道,红色文化精神贯穿于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和我们党的发展史,可谓是“四史”的精神主线,而“四史”则是这一精神线索的历史展开,这也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到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法。同时,红色文化精神从情感认知上,激发鼓舞人心,代表着奋斗、激情、活泼、开放,是充满希望的色彩。
朱洪春部长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他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马原支部这次的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他认为这次活动严肃、认真、规范,几位老师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四史教育”作了端正、详尽的理解,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有理有据。朱部长同时也对今后马原支部的主题党日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他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可以从学科性、学理性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主题党日的理论性分析,希望今后的活动可以有更加多元化、多角度的思想碰撞和交流,由此带来更深刻的学习交流和体会。朱部长认为,主题党日的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党员活动,要认真举办、丰富化举办,不仅形式很重要、内容更加重要,一定要让每位党员同志都在参与中有收获、有感动、有升华。